他是“老三届”,曾随一声号令,打起铺盖卷便去农村中接受“再教育”。这个名叫张瑞敏的少年,再也没有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了。他想当记者的梦想就此破灭。
不过,那段岁月,只是让少年的梦想转一个弯,就如即便河流转了一个弯,它最终还是会流向蔚蓝色的大海。在农村务农期间,张瑞敏不锄地时,便抓紧时间学习。当时,他最爱读的书当中有《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
后来,张瑞敏“顶班”父亲当了工人,通过不懈努力,他历任班组长和车间主任。
1984年12月26日,张瑞敏终于等来了大好机遇,他接手了处在困境中的海尔。这家集体小厂早已“病入膏肓”,连换三任厂长都不能走出困境,到了无钱给员工发工资的地步,亏空达147万元,这在当时算是一笔很大数目的钱款了。
一次,有一位用户向海尔反映:“冰箱有质量问题。”
张瑞敏立刻带领人员突击检查了仓库,从库房400多台冰箱当中,竟然查出了76台有缺陷的冰箱。那时,有人提出:“还是作为福利吧,低价卖给本厂的员工。”
那时,冰箱对于每一个中国家庭来说都是难得一见的奢侈品,价值800多元,差不多是一名职工两年的收入。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即使购买这些次品,也得凭票才能买到。面对此种情况,张瑞敏说:“假如将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
很快,他召开了全体员工现场会,将76台冰箱抬到一起,由生产第一线的员工亲自当众砸掉。许多员工开始议论纷纷,真够疯狂的。听到阵阵大锤与冰箱的撞击声,不少老员工当场流下伤感的泪。
知耻而后勇,3年后,该厂产品获得了国家质量金奖。这家小厂也从此走上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