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孩子的责任心淡漠是让父母头痛的一个问题。孩子没有责任心,油瓶倒了也不扶,这样的孩子怎能让人放心?
有一位学者在家里的书房门槛处放了一把鸡毛掸子,然后逐一将儿女们叫进书房。儿女们都无一例外地越过鸡毛掸子径直进入书房,最后,学者叫夫人进来,夫人进书房前,首先弯腰拾起了鸡毛掸子。学者这时说话了:“孩子们,为什么你们就看不见鸡毛掸子?为什么你们的妈妈就能看得见它?”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孩子们不是眼睛有毛病,而是没有责任心。孩子的责任心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培养的。
孩子缺失责任心的问题其实是大人造成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很常见:孩子到了学校后发现笔、书本没带,后面跟着一个老人,说:“是我忘带了,不是我孙子不好,是我不好。”如此这般,孩子还有什么责任心呢?
许多父母都有一个让孩子逃避责任的陋习。当小孩子摔跤了,大人哄孩子:“哎呀,都是这地板的错”,“这树怎么这么讨厌,把我孩子碰倒了”。这样的父母遇事就替孩子辩护、抢担责任、大包大揽。
再看看孩子闯了祸时有些父母的处理方式。他们把孩子叫过来,问是你干的不是?孩子说是。父母说给人赔礼道歉。然后父母就让孩子回家写作业。孩子回家学习了,父母则留下来当人质,赔礼道歉,上医院、打官司,怎么都行。但是,父母们没有想过,这样的处理方式只会让孩子觉得伤害了别人说声对不起就没事了,何谈责任心呢?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就是仁爱的开始,爱心的萌芽);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就是他总结出的“仁、义、礼、智”,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的基本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