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梦想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从儿时遥不可及的幻想,到成熟后自信坚定的目标,这可以说是一个转变。在这个转变中我们或许更加成熟了,因为我们抛弃了小时候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我们的人生轨道转移到了正常的行驶位置上。当我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停下脚步,回头看看来时的路,我们还会不会记得那些我们曾经崇拜的偶像,还会不会像咿呀学语时那样留存自己最初的梦想,或许你会说:“真的忘了,小时候总挂在嘴边上的。”这看似很平常,但如果当时一直坚持的话,那么现在的你会是什么样呢?当然,人生是不能假设的,我们只能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寻自己的影子。
一、“三尺讲台,是我梦想的地方”
“小时候”是年龄代名词,同时也是一个爱做梦的阶段,和别的孩子一样,张丽莉在小的时候也有自己的梦想,但和别人不一样的是她的梦想源于耳濡目染的童年生活。儿时的丽莉总幻想自已的将来,没事的时候,总在小小的脑袋里把未来的蓝图勾画一通,一脸的陶醉,希望有机会能一一实现。那时,由于家学渊源,她比别的孩子更早知道世界上有一种爱叫“师生情”。当时,稚嫩的丽莉在心底暗暗种下了一颗“当一名老师”的种子,“长大后我要成为你”。
丽莉在作文中**心怀,表达父亲对她的影响
熟知丽莉的人都说,丽莉能成为老师是因为她心里有两个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榜样:同为教师的爸爸和爷爷。张丽莉出生在教师世家,爷爷、父亲、大伯、大娘、小婶都是人民教师。尤其是爷爷,在桦川县永胜乡永胜小学当了一辈子老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丽莉曾不止一次地怀着羡慕的心情偷偷地阅读爷爷案边那一本本已被翻旧泛白的教科书,翻看一摞摞用红笔批改过的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