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让力量植入心灵

向死而生:有关读写的拷问

字体:16+-

向死而生,是一个富有哲学意涵的命题,意指人虽朝向死亡,但应超越死亡而生、而在。在海德格尔那里,“亡故”等同于我们现在“死亡”的概念。他认为,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就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着。当然也有虽生犹死的,如臧克家诗曰:“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这就要求人活出意义和价值,成为一个值得人们忆念的人。比如,高尚者和卑鄙者,当然是前者超越死亡、向死而生的,后者则属于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死了,死了以后则被人彻底遗忘、速朽的一类。这是从道德层面的一种评判和解读。但这还不是我们想切入的“向死而生”的特定视角,不妨从物质的和精神的范畴打量一下这个话题,追问人凭什么“向死而生”。

人作为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物质实体必然要走向死亡,这是规律。岂止人,所有物质的、实体的存在,都免不了这样的结局。2014年去世的香港影视界大亨邵逸夫,在内地留下了太多捐建的楼宇,他死后,其善行义举、大爱之心连同这些建筑会被人们想起和评说,但建筑的存在是有限的,当这些建筑年久湮废、了无遗痕,人们还会记起他吗?思想的、意义的和精神的东西,往往可以超越这一宿命,走向“生”或不朽。前提是人的思想足够精彩和深邃,经得住时间的淘洗而更加耀亮。这就是古人“三不朽”中的“立言”。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当你走向生命的终点,你将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你凭什么让这个世界记住你?是物质富有、道德高尚,还是思想、精神的建树?显然,物质富有不足为恃,道德高尚值得追寻,但从读写的角度看,我倾向于或建议诸君留下一些自己思想和精神的东西。换言之,我们虽然只是一个短暂的历史过客,但也应该尽力为这个世界留下自己思想的屐痕、精神的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