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有着优良读书传统的国家,这与五千年的文明传承息息相关。正是靠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接力延传,文明的薪火才加热着文化的厚重;思想的星空才闪耀着永恒的亮丽。这其中对读书方法的总结概括,是文化传承重要的经验和路径所在。它指引着人们读书的门径和奥妙,引领着读书人学海泛舟、书山探胜,领略书的魅力,采撷书的智慧,滋养民族的心灵,驱动文化的进步。这里结合自己撰著此书的阅读所及,掇拾一些古今名人关于读书的论述,有的附上简要点评,奉献给读友诸君。
宋代陈善的“出入读书法”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扪虱新话》)应当说陈善的“出入读书法”,说得非常精辟到位,均是切中肯綮之言,符合读书的规律和本质。
精读一书法
《广近思录》记载宋代吕祖谦的读书观,称:“学者当先治一经,一经既明,则诸经可触类而长之。史当自左氏至《五代史》,依次读,则上下首尾,洞然明白。至于观其他书,亦须自首至尾,无失其序为善。若杂然并列于前,今日读某书,明日读某传,习其前而忘其后,举其中而遗其上下,吾未见其有成也。”
元许衡亦就读史发表过类似感言:“阅史必且专意于一家,其余悉屏去。候阅一史毕,历历默记,然后别取一史而阅之。如此有常,不数年,诸史可以备记。苟阅一史未了,杂以他史,纷然交错于前,则皓首不能通一史也。”
宋、元吕、许二人或就读经,或就读史,均强调“先治一经”,再触类其他;“阅一史毕”,再旁及别史。宋代黄庭坚也说过:“泛滥百书,不若精于一也。”明代黄淳耀亦云:“先儒论格物义云:‘一事上穷尽,他可类推。’此贯通觉悟之机也。”清人沈近思亦曰:“读书全在专一,专一则精熟,而意味日出,心得无穷。若一书未竟,又读一书,杂而无功,徒废岁月。东坡所谓学者须精熟一两书,其余如破竹数节,后皆迎刃而解也。”足见精读其一、打底夯基之重要。今人读书,不可不审思而慎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