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前言

字体:16+-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仅关涉个体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及其在未来社会中的处境,而且关涉社会的民主与进步。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越来越被看成是推进社会平等的工具。然而,全球高等教育入学规模的扩张——1970年大学注册人数为2800万,2005年达到1.5亿人——并没有有效缓解人们在获得教育机会时面临的歧视和不公正现象,那些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在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可能遇到更大的障碍。因此,如何确保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合理性与公正性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各国政府在不断增加教育供给,扩大教育规模的同时,都在积极建构社会改革方案,以弥合人们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方面的鸿沟。但是,任何一项改革或社会方案的提出或实施,都必须立足于对本国国情具体分析的基础之上,一种“最佳的做法”在一个国家取得成功,并不意味着在其他国家也同样会成功。一种社会改革方案只有对一个体系的性质进行反复的思考,才能在这个体系范围内发挥有效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书把研究重点转向本土,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高校招生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出台时的历史背景进行梳理,以此来透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机制,勾勒出不同时期政府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中的“实然”角色。

目前,国内外对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有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现状的实证研究;其二,有关中国教育政策变迁的研究。从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有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实证研究对于我们发现和认识存在的问题不无裨益,但这些研究是一种“横截面”式的研究,在揭示了“是什么”的问题后,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如此”的问题,研究者并没有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政策置于特定的历史场景中进行分析。而有关中国教育政策历史变迁的研究和分析,缺乏对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教育政策整体性、连续性的发展路径及价值取向的梳理和分析。另外,研究者一般采取政治、经济、精英教育、大众教育等二分法来进行比较和分析,或者把“毛泽东时代”的教育政策和“后毛泽东时代”的教育政策相割裂,国外研究者多侧重从权力斗争的视角分析中国的政策变迁。事实上,中国教育发展的两种策略从来都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之间互相包含共同的因素。历史是具有连续性的,“毛泽东时代”和“后毛泽东时代”是一个连续而非断裂的关系,要摆脱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因此,就存在着对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机制,背后的价值、理念,以及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机制中政府角色的历史变迁和实践逻辑进行重新认知和解释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