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共教育学

第一节 学校效能

字体:16+-

学校效能(school effectiveness)可以追溯到1966年美国詹姆斯·科尔曼(Coleman,J.S)及其同事所做的《教育机会均等报告》。这份调查报告和当时进行的一系列相关研究的结论显示:与家庭背景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相比较,学校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极轻微。该报告发表之后激起了广泛争议,并引发了人们对有效学校和学校效能的研究兴趣。继美国之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都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如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等。目前国际性的学术组织“学校效能研究国际协会”还创办了自己的学术杂志《学校效能与学校的改进》。我国也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学校效能进行初步探索。

一、学校效能的概念

“学校效能”一词源于英文“School Effectiveness”,也可翻译成学校有效性。从语义上来看,效能是指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作用。一个事物的效能是指该事物发挥积极作用的内在能力及其实际结果。而学校效能则是指挖掘学校自身的潜能,使学校实现预期达到的效果。目前理论界对其概念依然解说不一,没有统一的界定。最初从科尔曼报告所引申出来的学校效能是指学校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程度,而有效学校则是在学生学业成就上起着明显促进作用的学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校效能和有效学校的概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我国有学者认为,学校效能是指学校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目标,并能不断满足系统内各方面的要求,进而使学校及其成员和社会得到相应发展的特性和有效作用。[1]

香港有学者认为,学校效能就是学校在固定输入下可以表现出来的功能的程度。他提出应当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学校效能的概念:第一层面是内部效能,即完成预定目标;第二层面是外部校能,即相关人士对学校的教育服务感到满意,教育对公众负责;第三层面指面向未来的效能,即满足个人、社区和社会,适应未来需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