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顾明远文集.第三卷:高等教育苏联教育

试论21世纪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1]

字体:16+-

一、问题的提出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7年4月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修订方案。修订后的目录,学科门类由11门增加到12门;一级学科由原来的72个增加到88个;二级学科(学科、专业)由原来的654种调整到381种。这次修订学科、专业目录的目的,是为了拓宽培养研究生的路径,打好理论基础,使研究生具有较宽厚的知识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里就涉及几个问题:未来研究生需要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影响这些结构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来设计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以达到应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本文想就这几个问题发表一点个人的意见。

二、影响研究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由一系列课程来完成的,研究生阶段也不例外。根据一般原理,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教育目标,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教育目标的设定又受到社会需要的制约,课程本身又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就某一个阶段的学习来讲,课程设计还要考虑受教育者的文化背景和学习基础,如图1所示。

当然,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程度是错综复杂的,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同时,研究生能力结构的形成也不完全是靠课程,还要靠科研和其他实践活动。图1中的课程是扩大了的概念。以上说的是一般的关系,具体到当代,面向21世纪,影响我国研究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有如下主要因素。

图1 课程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嘉锡教授的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5次伟大的革命。知识成倍增长,新学科不断涌现,无不影响到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特别是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更要求研究生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综合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