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8月21日至31日,世界科协北京中心在北京召开了北京科学讨论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共44个国家和地区的367位代表。我参加了会议教育小组的准备工作,并列席了小组会议。
这次北京科学讨论会共分5个组:理、工、农、医、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又分政治与法律、经济、教育、语言与文学、哲学与历史5个分组。参加讨论会的中国代表是61人,教育分组的正式代表只有1人,即当时任北师大党委书记的程今吾同志;列席代表4人,有当时的教育总工会副主席方明、北师大汪兆悌和我、首都师范学院(现改为首都师范大学)周鸿志。我们主要是协助程今吾的工作,周蕖也参加了秘书处的工作。为了准备这次会议,在会议开始一个多月以前工作就开始了,会议秘书处在友谊宾馆包了一座楼,我们就住在那里。我的任务主要是为程今吾同志写发言稿。一开始写主题发言稿,写的内容已经记不清楚了,无非是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取得的成就。稿子修改了很多次,记得当时党委宣传部部长徐鸿武,还有政教系副主任吴家国,也参加了讨论。发言稿写好后,还要拿到秘书处翻译组请人翻译成英文和西班牙文。主题发言稿写好以后忽然想起,万一小组讨论时外国代表提问,怎么回答,要有准备。因此上面通知,回答也要预先写好稿子。于是在开会前几天又忙了起来。这些小问题的稿子大部分是我执笔的,大致有十来个稿子,每个稿子千把字,内容包括扫盲教育、农村教育、职工业余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妇女教育等。我每写完一份稿子,就到程今吾的办公室念给他听,他也不看稿子,听我念到满意的地方就点点头,认为需要修改的地方就指示怎么改。我拿回去连夜修改,几乎要天天开夜车。我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吃起安眠药来,以后养成睡不着就吃安眠药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