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 龚孟伟 [1]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中课程理论本土化彰显着主体精神、理论自觉与实践品格,体现本土的课程文化、课程精神、课程心理。课程理论本土化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扩展契合点,创生新的生长点,浸染涵养本土的特色,形成本土的课程理论体系架构、话语系统、阐释方法和研究范式,使本土特色、本土精神、本土气魄、本土语境的课程理论得到本土创新与本土生长。当前研究课程理论本土化的内涵、标准、本土化建构的路径与方法,对于课程理论本土化建构的思想启蒙,培养课程理论本土化的文化自觉精神和追求教育变革的理想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基础教育 课程理论 本土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1]课程理论本土化的内涵是什么?用什么标准衡量课程理论本土化?课程理论本土化建构有哪些路径与方法?课程理论本土化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以及怎样“解难”?这一系列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难以规避和逾越,它不仅关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理论的传统与实践,而且蕴涵着课程理论本土化的价值取向、内容方法、评价标准、课程理论体系的选择与建构、对话与反思、课程理论的交流点、契合点、生长点和课程理论本土化的“母体文化”与“他者”课程理论的异域异族异质文化碰撞、借鉴、融合、内化与创新。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以守护家园的文化立场重视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问题,……在国际化视域中生成本土化,扬弃地传承中国文化传统,坚持从当下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实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的变革道路”是十分必要的。
一、基础教育课程理论本土化之内涵辨析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激烈争鸣之一便是课程理论是否本土化问题,要澄清这一争论,使新课程改革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必须确立课程理论本土化共同的话语系统,在同一研讨层面,用相对一致的课程研究范式厘定课程理论本土化的内涵及其本土化的标准。“本土化就是本根依存本土的意思。”本土化是异域异族异质的“他者”理论在满足本土化的条件之下,经过本土化机制的规约、融合、内化、操作与变革,使外来理论顺利引入、借鉴与转化的本土理论与实践的生成过程。它具有主体性、时代性、地域性、选择性、实践性、文化自觉性和转换生成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