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与历史
朱建军
古人所说的“人心”,是指多数人的共同心理。比如说“人心思定”,是指多数人都厌倦了战争,渴望和平。毋庸置疑,“人心”对历史的发展影响很大。无论你是什么盖世英雄,如果你和人心作对,多数时候也是自取灭亡。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也有例外,个别暴君之流因为掌握了巨大的权力,也可以不顾人心一意孤行,而且未必都会马上灭亡。不过,他们这样做也会大大削弱自己的统治基础,而使得他们的王朝走得离悬崖越来越近。
了解“人心”是如何的,也就因此能让我们更清楚历史。
举一个小例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诸葛亮是一个智慧超凡的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虽然并没有大家认为的那样神通广大,但也还是一个出色的人物。从他将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可以看出他的确是有才华的。但是,他六出祁山,却无功而返。至少有一个因素是和“人心”有关:那就是在天下三分的局面已定之后,蜀国的老百姓安居乐业,并没有愿望去“一统天下”。诸葛亮固然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但是这并不是蜀国老百姓“人心”中的理想。天下一统于汉,或者不一统于汉,对蜀国老百姓并没有什么意义。因此,诸葛亮六出祁山应该是不会得蜀国的人心的。因而,即使他侥幸获得了局部的胜利,蜀国的将士也很难继续追随他战斗到灭掉魏国为止。
还有一点,就是在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时候,汉献帝早已被废多年了,或者说正宗的汉朝已经灭亡了多年了。人们对汉朝的情感,也早已淡化,感情上对汉朝的忠诚也已大为淡化。这样,天下统一于汉,对于全天下百姓的人心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
“人心”的向背,影响因素很多。有些影响因素是经济的,比如,轻徭役、薄赋税的政府总是更得人心;但是有些是精神层面的,或者说是心理层面的。各种因素影响下最后形成的人心状态会是如何,是一个很复杂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个结果未必一定合乎理性,也未必一定合乎大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