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导师,好像比较多见了,说得多了这个词就不显得那么庄重了,但我这里用导师一词是郑重其事的,因为我以为不如此,不足以表达我对于漪老师的敬重。
于漪老师是我从心底尊敬的先生。记得1991年我在江西曾给于老师写了一封求教信,写的时候有几分忐忑不安,信发了,人也就释然了。谁曾想,没多久就接到于老师的回信,当时我激动不已,于老师的勉励至今依稀记得,这封信仍收藏身边。这一次算是初次交往,当然是未曾谋面的。199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上饶调到了上海,“乡下人”进入大都市,有些“水土”不服。先生不知怎么知道了,托人捎信给我,请我到她家坐坐。得知这一消息后,我又是高兴,又是担心,平生不善交际,不善言谈,见名人,生怕无话,难免尴尬,心生许多压力。恰逢先生在《语文学习》发表《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一文,于是以此为由准备了许多问题。
先生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精神矍铄。也不记得开始怎么说的,单知道没说几句话,我的拘束就无影无踪了。我就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向她提出了一些问题,她不紧不慢作了耐心细致的回答,不时插几句:“你看呢?你怎么想?”总是把我作为平等的谈话对象。后来先生向我谈起她走过的路,她的感想,她的体会,听她娓娓动情的叙述,我悟出了先生的良苦用心:树立自信,勇敢地走出困境。末了,我提出就语文教育人文性整理一个《于漪答问》,她欣然同意,但标题执意要定为《关于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对话》。“答问”与“对话”的区别,我当然知道,先生的长者风范令我非常感动。以后浦东新区教育学院和建平中学都聘请先生作为我的导师,我成了先生的关门弟子。这以后,凡是重要的教研活动,她都招呼我,并提供机会,让我登台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