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理想教育文化社会范畴标准的特征{尊重 民主 责任 科学},是贯穿生命个体追求幸福生活全过程的基础要件;学校范畴标准的特征{扰启 内省 质疑 实践},是学校为生命个体较好地实现社会范畴标准特征的外部动力源;生命个体范畴标准的特征{独立 追求 养控 审美},是生命个体自身较好地实现社会范畴标准特征的内部动力源。
众所周知,制定标准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制定理想教育文化在“三大范畴”中的标准更难。但是,只有有了标准,哪怕是只找到标准的某些特征,以此来衡量确定教育方向,以便能够推动教育由现在的“实然教育”向“应然教育”方向发展,最终才能趋近人们追求的理想教育文化,实现生命个体追求的幸福生活的目标。换句话说,有了标准或标准的特征,才可以应用理想教育文化的标准或标准的特征,衡量、评价、督导“实然教育”,以实现理想教育文化所具有的“应然教育”,更好实现人类对教育的本质追求。但是,怎样才能找到较为科学的理想教育文化标准或标准的特征呢?或者说,制定这一标准或描述这一标准的特征,元基础是什么?下面尝试给予讨论。
1.关于理想教育文化在社会范畴中标准的特征
理想教育文化追求的目标是使人类生命个体实现幸福生活。而人类生命个体本质属性是追求生命最优,其实,追求最优与追求幸福生活是相一致的,所以理想教育文化的目标追求,也就是人类生命个体本质属性的体现。
人类生命个体在生命的全过程中,其本质属性不会发生变化,只不过是不同阶段(如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等)其灵动能力有所变化而已。因此,人类生命个体不管在生命全过程中的哪个范畴,追求生命最优或幸福生活的目标不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