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叙事探究的目的之一就是弥补课程与教学理论和实践间的落差,所以我进入刚才的学校。我在自己的课程研究里,很多时候是很强调理论和实践的对话辩证。叙事探究是对课程与教学的一种新的理解,理解的目的就是要制造一种教师的声音可以去填补教学上学科知识本位的鸿沟,另外也提供了理解诠释结构的一种工具,使教师可以去改进他们自己的教学实务。更重要的是叙事探究不仅强**师个人对特定脉络的诠释,也提供了引发教师专业意识觉醒的途径。这是叙事探究对课程与教学的新理解。过去在做课程教学时,很多都是有学科本位的。在我们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大部分处理的还是大课程这一部分。学科的这部分我们各系都有设立,现在因为师资培训机构在转型,所以语文教育学系慢慢就调回语文系,“教育”两个字就拿掉了。但是过去我在编制课程时,的确发现大课程论的学者跟学科专家间有条鸿沟。比如说课纲就一定要有课程学者,各个领域各个科目的课纲就一定要有一个发展心理学者、一个课程学者、一个评量学者,多数都是这个学科的学科专家。学科专家看事情跟大课程论学者看事情不太一样,学科专家比较重视自己学科的知识内容,像我刚才提到的把社会新兴议题融入学科,碰到学科专家就直接拒绝。举个例子,各位可以想象,如果性别平等教育议题要进到数学或是自然,那么它会怎么样?我曾经写过很多这样的文章来说明此现象。当初在制定九年一贯课程把这些新兴议题融到国中小课程的时候,真是知识跟权利的争夺。有几次跟大陆的学者交流时,他们说这个在中国大陆做不到,因为学科专家基本都会拒绝,你侵占了他的知识范畴,我们看事情是会跨越边界,像性别就是一个跨学科整合的,统整课程是跨学科整合的。所以叙事探究其实是要让老师的声音可以去填补教学上的学科知识本位。现在大陆中小学是生活与道德及社会与道德,道德还在,台湾地区的道德课已经不在了,因为道德学科在这次统整时,统整到各个学科,特别是在社会领域。但早期很多人称九年一贯课程为“缺德课程”,什么叫“缺德课程”?就是没有道德课,本来有道德课,现在没了,就叫“缺德课程”。其实不是的,是把这个想法(道德)渗透到各个领域去。但是做道德教育的人很重视这个,他们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他们认为在学科中渗透这种东西很虚无缥缈,当时我们是希望渗透进去,但是道德课的学者发表文章批判九年一贯课程。在美国时我的博士论文就是做道德教育,但是我在思考课程统整的时候倒没有这样的想法,可能我的想法受到了老师的影响,我的老师就认为道德教学是一种潜在课程。潜在课程是教师不一定可以教,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得到,在无形当中去学,但是不是特定的一个学科,如果你每天都教他,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孝顺、什么是守法、什么是勤俭,他不一定会照老师的课程去学。但是,像我刚才所提到的,如果老师介入到叙事探究里,去思考在自己的教学领域如何把自己的经验转化出来变成一种声音,这或许可以填补教学学科知识本位的鸿沟。这个看法稍后可以和我们在座的几位师长们从教学的观点来进一步做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