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研究方法

三、定性分析的方法

字体:16+-

定性分析依赖于研究者个体的思维加工活动,其基本的研究方法就是归纳法,即通过对资料的各种分析、综合、分类、比较,通过思维的具体化与概括化操作,最后得到研究对象的特点、规律或研究的主题(变量)之间的关系。要完成这些思维的加工活动,需要一些具体的操作来对质性资料进行分析。常用的操作方法有编码、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等。

(一)编码

编码是质性资料分析的基础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将收集到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编码,使每个资料都能够显示出自己的意义单位,是进一步分类、归档与意义分析的基础。对资料的编码过程也是获取资料的意义的过程。一个好的质性资料的分析,往往有一个好的编码系统,一个好的编码系统应该能够清晰、准确地反映资料的意义,并易于让研究者从整体上把握资料、对资料进行概括和抽象以及进行理论提升。因此,在建立编码系统时,既要考虑编码系统能否反映原始资料的真实外貌,还要考虑该编码系统与自己的研究目的是否一致,能否反映自己的研究问题。

1.初级编码系统

初级编码是对收集资料的较为详尽、细致、写实的编码,通常以材料中的词或句子为单位,根据内容或者词语出现的频率,抽取其意义建立编码,并给予其唯一代码。编码可以是一个词或者一个有意义的短语,而代码则只是一个代号,通常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从数据分析的角度,阿拉伯数字更适合。例如,在教师课堂行为研究中,可能有如下观察资料:A“教师点头让回答问题的同学坐下”;B“教师瞪着眼睛把粉笔掷向说话的同学”;C“教师笑着说某学生的回答非常好”。句子A可以建立 “点头”和“回答问题”两个编码; 句子B有“瞪眼”“掷粉笔”“说话”三个编码;句子C有“笑”“回答问题”“表扬”三个编码;其中句子A与句子C有一个共同的编码“回答问题”。代码一般根据编码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按1,2,3…排下去,这样前面三个句子8个编码的代码分别是A:1——点头,2——回答问题,3——瞪眼;B:4——掷粉笔,5——说话;C:6——笑,2——回答问题,7——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