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堂打磨

序二 一路走来,春暖花开

字体:16+-

——我的专业谋求之路教学因素中,“教师”永远是最重要的:秉持爱与尊重的信念,会使一位教师乐于工作。教师不能改变世界,但一念之间,对学生的温柔对待,也许正是影响学生的转折点,如果教师失去热爱,学生成长有何期待?“我爱故我在”,真诚地去爱孩子,在孩子的世界里,你的影子将无处不在。

1998年,我成为一名教师。在爱中,我上路了……

我学故我在——不当永远的老师,要当永远的学生

1998年是我工作的第一年,挫败感很严重。好多课上得寡淡无味,经常草草收场,感觉学生的受教育权也受到了损害。后来有老师“指点迷津”,建议我多看名师的教学录像,于是,我把学校电教室中尘封已久的录像带一股脑儿全借了出来,一部一部地观摩。于是,我认识了一个70多岁的可爱的老头,这是一个有魔力的老头,他三言两语就把课堂变成一个引力巨大的“场”,让学生心甘情愿、身心愉悦地跟着他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个老头儿叫左友仁,那堂课是《航天飞机》。正是这堂《航天飞机》,让我知道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创造艺术的老师,并非一定要声音委婉、面容秀美。

学习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加倍学习,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观摩完录像,我就开始研读实录,研读完实录,我就自费走进名师的教学现场……“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超负荷地听课让我积累了一些教学技术,例如用怎样的语言节奏表述学习要求?怎样用心记录学生的回答并给予恰当的回应?当学生的回答偏离主干方向太远,如何自然地引领学生回归?如何让课堂的态势层层递进?等等,对于一个新老师来说,技术大于思想,这些技术让我受益匪浅。

但很快我就领会,一个优秀的老师,除了要积累一定量的微格教学技术,还需要有远大的教育境界,开阔的课程视野,灵活的实践智慧,丰厚的文化底蕴。十年面壁才能破壁,在工作的最初几年,虽然工资不高,但是那几年买了近40000元的书,什么书都看,一有空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