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我们提出心理动力学(psychodynamics)◎心理动力学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一个别称,又名精神动力学,其主要观点是相信人的行为是受强大的内部力量支配和驱使的,尤其是受遗传的本能和生物内驱力驱使,为了解决人体的需要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人必须通过行为来满足需要。当需要得到满足时,人的内驱力就会降低,而当需要尚未满足时,人的内心世界就充满了渴望得到满足的动力,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人产生心理疾病。的五条法则的时候了:
第一条法则:每当我们发现,某种现象具有所有人类社会的共同特点,而不必考虑文化、种族或历史时代时,那么,这种现象就是集体无意识原型的表现。
第二条法则:原型具有某种内在固有的动力,其目标是在心理和行为中实现自己。
第三条法则:心理健康源自这些原型目标的满足。
第四条法则:心理错乱源自这些原型目标受挫。
第五条法则:精神病症状是自然的心理生理反应的持续夸大。
在我们看来,这些法则似乎与人类心理的功能有关,但实际上只不过是那些自然法则在人的心理生活中的应用,这些法则的运作在整个自然界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只要给橡树子提供适宜的土壤、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它长到和周围的大树相接近,长到一定的高度,这颗橡树子就能成长为它所能成为的最好的橡树。如果缺乏这些环境条件中的任何一种,就会导致橡树的生长受阻或容易得病,例如,顶枯病——这是目前英国许多橡树患上的那种神秘的疾病。
重要的是应该认识到,原型意图受挫可能会在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出现,而不只是像弗洛伊德所设想的那样,只在儿童期出现。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荣格才认为,心理错乱不一定必然与儿童早期的创伤性经验有关。和弗洛伊德不同,荣格认识到,发展是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它自己的原型目标。这种观点的真实性已经得到了实证研究的证实。乔治·布朗(George Brown)◎乔治·布朗(1930— )是英国心理学家。其最闻名的研究是对生活事件和抑郁症之间关系的研究。及其同事依据他们在伦敦的社会研究单位(Social Research Unit in London)◎伦敦社会研究单位的全称是伦敦大学贝德福德学院社会研究单位(Social Research Unit at Bedford College, London University)。20世纪60年代,乔治·布朗曾任该单位主任。所做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能够依赖于身体和言语来表达他对亲密伙伴的依恋,那么他就拥有了一份至关重要的社会财产,能够保护他们免于患上抑郁症和遭受神经症的痛苦。他们发现,产生焦虑和抑郁症并不是什么非同寻常的事,焦虑和抑郁不是因为儿童期被剥夺,而是因为某一重大的生活事件揭示,当前的个人关系没有受到支持和关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