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一卷)

我的父亲陶行知[1]

字体:16+-

夜阑人静,我独自坐在灯前。捧读着父亲的手泽,端详着父亲的照片,激起我的无限深思和怀念。父亲去世已经三十六年了。作为一个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大众诗人和坚强的民主战士,他爱祖国,爱人民,紧跟中国革命发展的形势,不怕任何险阻,为改造旧中国、旧教育,创建新中国、新教育而鞠躬尽瘁。

“好在我的中国性、平民性是很丰富的”

父亲出身于贫寒家庭,他有高度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振兴中华的进步思想。早在去美留学归国的船上,他就声称要使全中国人民都受到教育。1917年回国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当教授、教务长。当时,留学回国的大学教授是很了不起的人物,享受着高等华人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但他没有沉浸在这种舒适的生活之中。他在1923年的家信中写道:“我本是一个中国平民,无奈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渐渐地把我向外国的贵族的方向转移,学校生活对于我的修养固有不可磨灭的益处,但是这种外国的贵族的风尚却是很大的缺点。好在我的中国性、平民性是很丰富的,经过一番觉悟,我就像黄河决了堤,向那中国的平民的路上奔流回来了。”经过一段推行平民教育之后,他为了开拓当时占我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五的三亿四千万农民的教育,毅然脱掉西装革履、放弃优越的社会地位和很高的待遇,心甘情愿地回到劳动人民中间,在南京神策门外老山(后改名劳山)脚下的小庄(后改名为晓庄),创办了闻名中外的“晓庄师范”,开始从事乡村教育运动。1927年3月15日开学时,没有校舍,只有一些临时帐篷。第一期学生十三人和校长、指导员、教员、农友及来宾一起,头顶青天、脚踩大地,举行了开学典礼。当时父亲说:“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一群青年丢掉了文凭的眷恋,从学府里跑到乡下去,和农人共生活。他们带去的不是文化的赈济品,而是一颗虚心:要探寻真正适合中国向前进取的教育。”他又说,“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因为他爱人类,所以他爱人类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中华民族。因为他爱中华民族,所以他爱中华民族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农人”。为此,就要“与土豪劣绅奋斗,与外力压迫奋斗,与传统教育奋斗,与农人封建思想奋斗,与自己带来的伪知识奋斗”。父亲实践了他的两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打赤脚,穿草鞋,挑大粪,和“牛大哥”同过铺,和师生同甘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