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学生不足400人,在职老师只有28人的成府小学被合并进中关村二小。听到这个消息时,身为成府小学一位普通语文老师的郑英明,内心已不足以用忐忑来形容。
二小的名气在当时已经是响当当的了,在区级评优课中,在区级大教研组活动中,二小老师都是那么充满自信,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很高的教学水平,都令她仰视。
开学第一天,一个大眼睛的小女生见了她就直接问:“您就是新来的班主任?您有我们董老师教得好吗?”郑老师的心猛地揪紧了一下。虽然当时郑老师微笑着回答孩子:“我非常有信心教好你们!”但是,她深深知道——挑战已经开始了。
这时候,主管教育工作的鲍校长找到郑老师为她加油鼓劲:“别有压力,在二小每个老师只要努力都会有机会。平时有问题,多问问身边的老师,也可以直接与我们沟通。你要相信自己,你的水平就代表了二小。”每一次教研,每一次学习,老师们充满智慧的思想,主动追求、自主发展的投入,以及积极参与学校发展的热情,都深深地感染着郑老师。渐渐地,她由原来被动接受任务,变成了主动参与并大胆发表见解,逐渐找到了一种主人翁的感觉。
一年后,郑老师代表学校参加中心学区班队会评比活动。那些日子,全组老师成为队会活动策划的智囊团。为了这次队会,已经记不清组里老师多少次主动留下来加班了。一个周五的下午,同事杨雪松老师兴奋地到教室里找到郑老师:“既然是感恩,咱们就按照个人、他人、社会的线索展开。这样层次鲜明,主题会更加突出。”方案稿上被杨老师修改涂抹得密密麻麻。蒯庆老师带班非常用心,看到方案稿中展示老师的环节后,她一直在思索怎样通过更直观的形式表现。在和郑老师几经推敲后,一张饼状统计图清晰地展现了老师每天辛苦工作的状态,一下子使这个环节凸显出新意。后来才知道,为了这张图,蒯老师设计了几个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