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但是终身教育的真正概念化和体系化是在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1965年法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和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Paul Lengrand)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巴黎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专门以“论终身教育”为题作的报告以及1970年他的著作《终身教育引论》的出版。1970年的“国际教育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终身教育思想进行了集中的讨论,并于1972年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推崇,指出“教育只有在它的行动实质和空间时间方面经历了急骤的变化,简言之,只有采纳了终身教育的思想,才能变成有效的、公正的、人道的事业”“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需要正随着个人分裂的日益严重的紧张状态而逐渐增加。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讲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每一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等,预言了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并“建议把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今后若干年内制定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考虑教育必须按照每一个人的需要和方便在他的一生中的进行。我们必须指导他把教育(包括亲身学习、自我教学、自我训练)的真正宗旨记在心里,从一开始起直到在各个阶段上给他指明方向。”[1]这些思想引起了许多国家强烈的反响和高度重视,极大地推进了世界各国终身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蓬勃发展,使终身教育成为一种势不可当的世界性教育潮流。这种趋势到1996年达到顶峰,其标志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的发表。该报告明确指出:“终身教育的概念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关键所在……终身教育不是一种遥远的理想,而是一系列强化这种教育需要的变革为标志的、在复杂教育环境中日趋形成的一种现实。”“教育在个人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为它在促进现代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通常把一生划分为几个不同时期的做法不再符合现代社会实际情况,更不符合未来的要求。今天,谁都不能再希望在自己的青年时代就形成足够其一生享用的原始知识宝库……今后,整个一生都是学习的时间,而每一类知识都能影响和丰富其他知识。”[2]目前,终身教育理论已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认同,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构建本国和本地区的现代教育体系和制度的重要指导思想以及人类建设学习化社会和进行终身学习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思想内核是学会学习教学策略的重要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