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发生发展研究

四、讨论

字体:16+-

本研究发现,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和婴儿自我认知的发展有关。依恋安全性不同的婴儿的自我认知水平不同,与低依恋安全性的婴儿相比,高依恋安全性的婴儿能通过更多的自我认知任务,拥有更复杂的自我认知。这与施耐德-罗森和奇凯蒂(1984)、皮普等(1992)的研究结果一致。施耐德-罗森和奇凯蒂检验了19个月婴儿的母婴依恋和自我认知的关系,发现安全型依恋与不安全型依恋相比,较高比例的安全型依恋的婴儿能够认知他们自己。皮普等认为,与非安全依恋的婴儿相比,安全依恋的婴儿拥有更复杂的自我知识。格林(Green)、轩尼诗(Hennessy)和赖斯(Reis)等研究发现,内部工作模型与其他心理表征的复杂性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关系。

精神动力学和依恋理论认为,自我的发展起源于最初的依恋关系。早期依恋关系具有持久的效应,影响情感的变化,可发展成为一种模式。依恋关系的形成是一种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 models),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是一种认知/情感性的构造,是在婴儿/孩子与父母行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心理表征。鲍尔比(John Bowlby)认为与看护者的重复交往质量导致了内部工作模式或者心理表征的形成。表征能力为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的认知方面和个体的自我认知的发生的内在化提供连接。在表征水平上,婴儿的自我认知的复杂性和依恋状态有关。表征能力为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的认知成分的内在化和自我认知的内在化提供一种途径;同样的,也是联系依恋和自我认知的必需的调节者。母婴依恋通过影响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影响着正在建构的儿童的自我系统。随着发展,婴儿首先内在化关系的特征,然后从关系的最初内在化中区分出自我和他人。在发展早期,个体就已经根据不同的依恋经验对自我和他人做出相应的归因,并在随后形成相应的依恋风格。安全性高的母婴依恋关系能使母亲在与婴儿的交流中,传递出婴儿可能接受的知识和技巧,使得婴儿在与母亲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感到安全愉悦,婴儿以母亲为安全基地,探索周围世界,逐渐理解自我和他人的关系,以他观自我或镜像自我为核心的自我工作模型得以逐渐形成,从而促进其自我认知发展;而安全性低的母婴依恋关系使得母亲的教育期望和婴儿的可接受水平出现差异,婴儿不能理解母亲的教育,没有适宜的认知策略从内在化表征中区分出自我和他人,儿童无法将“具体的经验泛化为普遍的对他人反应敏感性、可接近性的普遍预期和一般信念”,对他人和自我的心理表征无法建立,婴儿的自我认知发展得不到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