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濬,后来因赞成“知行合一”的命题,改名陶知行,后来又认识到实践应在认识之前,“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陶行知。
从这段趣事里,我们其实可以看出一个“行”字的重要性,而这正是真光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元素。
百年真光,传承文化,爱为本,行为器。如果说“爱”奠定了真光文化的基调,是真光文化的灵魂和根本,那么“行”就是真光“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执着追求教育和成长的“利器”。因为任何事离开了“行”都是空想空谈,没有实际行动的支撑,真光“爱”的文化也将难以为继。爱,也是要在行动中实实在在做出来的。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听其言而观其行”的观点,即评价一个人的道德好坏不在于他的言辞如何,主要是看他的道德行为。真光书院的创始人那夏理女士也为真光立下“行胜于言,言而不行,不若不言”的处事基调。在这里,真光人的“行”,是行动,也是品行、德行。而在现任校长陈秋兰看来,真光的“行”更是对敏行、敢为、实干的当代广东鲜明特色精神的彰显。
事实上,“行的文化”和“实干的精神”作为真光人的精神财富和行事原则,一直被真光教育工作者们用实际行动在丰富和践行。而真光中学的历任管理者和无数教师,都是这种“实干精神”的身体力行者。
作为学校管理者,前任校长荀万祥自从来到真光,始终坚持以校为家,心中装满了学校、师生,想大事、谋发展,一心扑在工作上。不论寒暑,他总是每天早上7点前后就来到学校,晚上10点多才回家,“几乎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为了工作,他多次推掉了作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享受的每年一次外出体检的机会,甚至家人和他一块儿吃上一顿饭的机会都很少。难怪荀万祥的爱人笑着说:“假期里,离开学校他就不知道要干些什么,在家里走来走去,还不如让他到学校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