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学生自杀谈起
新学期之初,听到上海几个中学生自杀的消息,止不住内心嘘唏。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小小年纪,竟然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尚未绽放的生命之花蕾,让人怎一个可惜了得?
类似的问题追究其原因,我们常常归结为缺乏足够的心理耐受力。这当然没错,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心理耐受力的缺乏呢?单纯地归结为心理耐受力,就会把中学生的自杀简单地归结为心理的问题,而不会上升到社会与时代的高度来反思。
从耐受力的视角来看待自杀,这是从消极、被动之维,即从个人主体性发展的消极角度,也就是在个人主体性发展的过程中怎样提高应对挫折事物的能力,而不是从个人主体性本身出发,积极主动地以成熟的个体人格,来应对外在事物。所以,我们不仅需要从消极之维个人能力的缺乏去思考,更要从积极之维看个人主体能力的缺乏何在,也就是怎样深切地反思当下中小学生主体人格发展中主动性层面的缺失。
当前中小学生发展中遭遇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当下教育竞争的压力畸形扩张与教育本身的过度体制化,大大地弱化了中小学生自由陶冶的空间。他们生命的触角基本被局限在各种显在隐在的应试(各种考试与技能测试)教育体系之中,这大大局限了孩子们自由陶冶的可能性。加上我们单面的现代化理念中所倡导的维新、维时尚,使得我们的孩子们的精神空间更多地被时髦的、潮流的东西所充塞。这些东西往往炫人耳目,也就是带给孩子们生命的轻盈愉悦,却不能给他们的生命以深切的陶冶。但它们对孩子们心灵空间的占据,却隔离了孩子们自由地亲近自然、亲近民间、亲近底层文化的可能性。
多少年来,正是这些非正规教育因素的潜移默化的滋润,构成了个体生命基本的资源,成为个体生命意义的源泉与生活勇气的来源。今天的孩子们却越来越多地生活在当下性的、人为设计性的精神空间里成长,生命的滋养难免单一。某些显性的层面很发达,那些隐性的、无法用外在手段衡量、没有社会性价值的层面则可能很不发达,这直接导致生命成长的畸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