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各个学段经历了次序扩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总体的短缺特征逐渐让位于结构性矛盾,外部资源推动的发展开始转向教育体系内部深化改革推动的内涵式发展。
一、什么是结构和结构性矛盾
结构,和“机制”一词相同,都来自对复杂机械体系运行的形象描述,它描述复杂机械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呈现的相互咬合、相互驱动的关系。“结构性”一词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用于描述社会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互相咬合和驱动过程中的“匹配”现象。例如,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描述是“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其中涉及“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在供给体系内部,地区间、各类供给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结构性问题,一直是按照实践上的用法进行理解的,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一书,将结构问题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提出来,试图以此为基础,架构自己的发展经济学理论。按照林毅夫的说法,新结构经济学考察要素禀赋,即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及其结构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一个经济体在那个时点上的比较优势,如果配之以合适的软硬基础设施,则形成了该经济体在每个时点上的最优产业结构。[1]在林毅夫看来,结构,也是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基于这种关系推演出来的产业体现。这个定义,与我们提出的关于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判断是一致的。
具体到教育体系内部,结构性矛盾,实际上可以概括为从总体到某个体系内部各组成部分间的矛盾。在总体上,教育事业的“供需”间结构性矛盾,体现为优质教育的供给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地区之间优质教育供给水平的较大差异;在教育内部,结构性矛盾还体现为各个学段发展之间的“优先顺序”冲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还是高等教育优先,是很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也曾经面临这样的“取舍”;在基础教育内部,结构性矛盾同样表现为优先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取舍”,也可以表现为经费与支出栏目之间的不匹配,如经费非常容易到达资产类项目,但非常难以形成教师工资支出。因此,教育事业的结构性矛盾,可以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上描述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不匹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