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义务教育卷

一、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历程

字体:16+-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在国际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做出的战略选择,从总体上说2000年以前为试点时期。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后进入普及阶段,并进一步走向全面应用的深化阶段。但到2005年,从全国来说,还没有全面进入教育信息化的深化阶段,多数地区和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任务还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和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只有少部分学校进入了深化应用阶段,信息技术推动了教学技术基础、思想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全方位变革。2000年我国提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后,教育信息化成为各地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主题。2000年11月,教育部提出了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和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进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制度建设和标准建设。我国已经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卫星广播和信息网络两大主干体系,教育信息化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新动力。

从2002年12月起,教育部以《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专题建议方案的起草为契机,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原则和整体构架,形成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的最终文本。《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实施,旨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公共教育信息化平台,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进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源开发、整合和共享机制的形成,提高各类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不断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终身学习的需求,提升现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缩小东西部信息化水平差异,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数以百万计的中初级信息技术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