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近民办教育探索者的精神世界

【对话】 孜孜探索不为一时之胜负

字体:16+-

——访黄藤

贺春兰

校无大小 育无国界

十多年前在新加坡衣食无忧的黄藤感到很寂寞也很困惑。他发现,原来自己本质上还是一个知识分子,而一个知识分子就应该为社会做点什么,于是黄藤选择了回国办学。

教育在线:采访之前,看了你写的关于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一些文章。这些文章既没有整天关在书斋里做学问的那种文绉绉的味道,也不像一些来自一线的文章那样拘泥于经验的陈述。

黄藤:前几天我在北京大学参加了一个民办教育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主要有两种人:一类是来自高等院校的搞民办教育理论的学者、专家;一类就是来自一线的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的校长和投资人。两种人是完全不同的视野、思维、表述风格,我感觉自己处于两者中间。

教育在线:你的《校无大小,教无高下,学无长幼,育无国界——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基本思路》一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能具体谈谈这篇文章背后体现的一些理念性的东西吗?

黄藤:曾几何时,学校是否有名气,规模是大是小,硬件和软件的实力是否雄厚,几乎是衡量一所高校的共同标准。然而,当民办高等教育在新时期兴起之后,再以这样的标准去衡量一些学校就显得不够准确。

“教无高下”是指应该根据培养目标、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标准来衡量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我认为,一个职业大学的学生获得了大专毕业证书,找到了相关工作,和一个博士生戴上了博士帽一样,都是完成了学业,对学校的老师而言,也都圆满完成了任务,不应用同一个标准衡量学校教师的贵贱高下。

“学无长幼”是针对我国设置的高校年龄限制来说的。“学无长幼”就是要彻底摆脱和打破这种束缚,提倡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