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笔】 教育人,不要做鸵鸟
贺春兰
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被多次提及。这种对人民的尊重,对人民期盼过上更美好幸福生活的积极回应,让举国振奋。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自然需要准确地把握民意。
但一直以来,中国教育的舆论环境令人担忧,面对恶劣的舆论环境,整个教育系统一方面习惯做鸵鸟,将头藏起来,屁股撅着被动挨打;另一方面又觉得社会对教育理解不够,常常感觉委屈。在舆论一阵又一阵狂欢般的声讨中,教育人难有一张安静的书桌。
利益分化的今天,权威正在被消解,而公民有序参与的局面尚未形成。特别是近几年,伴随网络媒体的普及和草根话语权的壮大,滋生了一批“大众学者”。他们以“公共知识分子”自诩,在“为民请命”的噱头下,通过博客、微博等网络媒体,表达不满、发泄愤懑,俨然一方“民意代表”,备受瞩目和追捧。而很多时候,“公共知识分子”的声音只表达了一部分人的一部分“意思”,尚不能代表全局的真实的“民意”。如有学者指出的,“网络的发展,信息的开放,为各种观点的表达提供了条件。而中国的社会观念光谱正在变动之中,还没有趋于稳定,以至于越是极端的言论,越能放射出耀眼的光环,也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教育系统不能被动挨打,必须积极回应,积极对话,澄清真相。否则,只有一方发声的时代必然造成谁敢骂人谁有理,牛人牛言绑架舆论的局面。
而11月发生的两起舆情事件中被批评者的姿态值得关注。不论是人大附中刘彭芝还是教育部,面对另外一方民间组织的批评,均采取了积极回应的态度,在笔者看来,这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任也是对整个社会舆论环境的负责任,正是因为被批评者的积极回应才让我们逼近了事实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