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责任动力学”提出者方志良
贺春兰
教育在线:我非常好奇是什么样的东西或者说机缘让你对这个(责任动力学)东西有兴趣,开始致力于研究它?而且花了这么多工夫。
方志良:这个问题问到了责任动力学(4R4P)研究与发展的前世今生。我研究“责任”的兴趣,来自初入职场后的挫折沮丧的反思:“怎么做才算是负责任?” 1995与1996年之间,我刚离开学校不久,进入职场应聘了一家电器公司做销售,并被派往北京工作。
刚到北京不久后,我发现新单位工作氛围与管理都太懒散,(在这之前我还曾经在一家日资企业搞生产管理,管理比较规范。)新老同事之间相处得也不太好,老同事总是差遣新同事干活,尤其是公司领导带头和下属玩牌赌博,这个风气更是让我感觉沮丧和失落。
那时候,作为新人我虽然很努力,但因为与上司以及喜欢打牌的老同事不合拍,也不懂得灵活伺候一些老同事的差遣,比如,端茶、倒水,扫地、洗碗、倒垃圾等,有时甚至在表情上抗拒。这样的后果是,更加被老同事轻视或在上级领导面前被抹黑。
那时候,自己感觉特别孤独与无助,心力交瘁,感到前途茫茫。但就在那之后的一天傍晚,一个老业务员几句话彻底改变了我的职场之路,也打开了我毕生研究与探索“责任理论”之门。
其实,那天他并没有说什么高深之道,他说:“既来之则安之,我看方志良你这个人工作那么努力,又挺有能力,你一定能够留下来,做得比那些老人更好。”
他言外之意也是希望我能够适当委屈一下自己,讨好一下那几个老同事,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他们刁难,当然也就有留下来的希望。
那个晚上,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我会努力做事,却不愿意给他人端茶倒水?难道我主动帮助老同事做一些不情愿的事情就一定是“软柿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