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孙珩超
张宁锐
1999年,正当很多国企创办的学校被剥离给社会时,孙珩超以宝塔石化集团为基础支撑,办起了银川大学,十余年探索,因为校企之间的良好互动,学校得以快速发展。今天,校企融合正在成为教育部职业教育改革力推的方向,孙珩超的探索可资借鉴。
人生:受过苦难更懂责任
孙珩超认为,农村经历让他养成了一种宽厚、坚韧的个性。在他看来,现在鼓励大学生去农村支教、当村官,为农村带去了先进的思想、文化,冲击了当地的落后观念;同时也从农村社会继承了很多优良传统。
教育在线:每个人身上都有明显的时代影子,巨大的动乱后曙光乍现,造就了一批被称为“78级现象”的社会脊梁性人物,你正好在那个时代步入大学。能否分享一下你的童年和大学时光?
孙珩超:我那时是“孩子王”,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高中一直当班长,高中还是学生会主席。只要我在教室,我们班没有一个敢出去玩儿的。我们班样样不落后,班主任很放心。
那时我踌躇满志,也有毛主席“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志向,还没上高中,《三国》《水浒》《岳飞传》《说唐全传》几乎能倒背如流。但“**”前搞“三反、五反”运动,父亲遭受打击,全家人被迫迁到农村,在当时也很没地位。从此我就和农民风里来雨里去。大家干活儿一闲下来,就围着我让我讲书。当时文化生活很枯燥,农民听讲书可高兴了。为此,他们还抢着替我干农活。
经历过很多苦难,更懂得自强。恢复高考之后,我在繁忙的劳动之余,见缝插针地复习,于1979年考入西北政法大学。
教育在线:这些经历对你后来创业和办学应该很有帮助。
孙珩超:是的。它是一笔人生财富,让我养成了一种宽厚、坚韧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