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做最好的自己

第一节 教研领航,一路向前

字体:16+-

《易经》里有一句话:“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意思是说,不是我求蒙昧的童子(学习),(而是)蒙昧的童子求我(施教)。这句话道出了教和学的本质,即教师的第一专业素养应该是研究学生,研究如何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很多教师在教学的岗位上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即越是走向教育的深处,就越能感到理论素养的短板会成为制约专业发展乃至教研质量提升的瓶颈。所以广附在抓学生的基础教育的同时,特别注重对教师理论素养的培养,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地进行教学研究。例如,在课例研究中,有一课多磨、多课一模和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同时组织教师写教学随笔、教学反思,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促进教学研究的深化和进步。

一、通过课例研究,改进教学模式

“课例”是一个课堂教学改进的实例,是对教学改进过程中的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讲教学研究的故事”)。“课例研究”试图有主题、有目标、有方法、有基点地研究一堂课如何改进,而且这个改进过程对于我们改进一类课有所启发,是传统教研活动的精致化过程。

广附所倡导的课例研究,是将教师的研究、进修和日常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它主要以课例为载体,是在教学行动中开展的、以解决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为目的(也可以以如何上好一节课为研究目的)。通过教学设计来预设问题的解决,通过课堂实践来验证教学设计,课后通过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剖析,找到成功之处或不足之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再通过后续的教学行为的跟进,来改进不足之处。其目的是充分发挥科组(备课组)的整体功效,通过科组(备课组)老师的互助、合作、探究,来推动整个科组的发展,带动及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让教师通过课例这一小切入点,研究自己,为自己而研究,最终实现改进教学、发展自我这一目的。我们倡导的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不仅关注文本学习和相互讨论,而且更多地关注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广附的课例研究基本的操作流程是: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在课例研究中主要有如下三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