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国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八章 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

字体:16+-

讨论教师教育,我们无法回避教学(teaching),关于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的论争理应成为教师教育思想论争的一个关键内容。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教学成为心理学家所关注的重点。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教学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由此也引发了“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的争论。论争双方所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教学能否和要不要有科学的基础?教学能否和要不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1]

早在1896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 James)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教学是一种艺术”的观点。在他看来,要想学习教学,与其从科学研究中寻找答案,还不如从优秀教师那里能学到更多的东西。[2]很显然,詹姆斯否定了教学具有科学基础,认为用艺徒制的方法便可学习如何教学。

20世纪初,随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行为主义心理学者开始探讨教学的科学性。以斯金纳为例,他认为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安排教学,并从操作性条件和积极强化的观点出发,提出了程序教学理论并设计了教学机器。斯金纳在强**学的科学性的同时否定了教学的艺术性。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思想对美国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人们对这种依照科学的原则来设计教学、评价教学的倾向提出了质疑。美国教育学家海特(G. Hight)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阐述了“教学是艺术而不是科学”的思想。他指出,教学涉及的是人,是人的情感和价值,这些完全不属于科学范围之内。他否认了对教学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能性,因为那样不但于事无补,甚至会伤害教学。[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对行为主义的“教学科学性”提出挑战。库姆斯(A. Comes)认为,好教师的教学绝不是千篇一律地遵循着什么既定规则的,他们都有各自的“个性”,并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好教师在教学中会注重“具体的、特定的”情境,因此教师应当是“艺术家”。在库姆斯看来,如果我们对教学持所谓“科学”(主要指行为主义的“科学”)的态度,那就必然会给教师规定出各种各样的“能力”或“技能”,但是在教学的艺术性实践情境中,使用这些“能力”或“技能”并不能保证教学质量。[4]我们可以看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肯定教学的艺术性、否认教学的科学性的同时,也否认了教学的“规则”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