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改进就成为我们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由于它对教师提出了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方式方面的新要求,提出了以生为本的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因此是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困难、最核心的环节。
一、中学政治学科的主动、互动、能动的含义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以下三种主要方式:
1.主动
主动学习是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其实质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目标,让学生通过积极的学习达到自己去听、去看、去做、去理解、掌握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课程理论专家泰勒的一句话,指出了学生学习的本质。主动学习就是可以把学习变成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中的快乐,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引发学生生命的冲动,激活学生创新的能力。
主动学习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首先,学习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同化和顺应)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其次,事物的意义不能独立于主体而存在,新知识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理解和应用,然后纳入他的现有的知识结构中生成新的知识结构;建构主义还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教师要营造有效的、平等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的课堂氛围,实行协作学习开发学生差异资源,改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个性的发展和对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