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姜莉博士《〈庄子〉英译:审美意象的译者接受研究》
辜正坤
我对庄子的兴趣始于少年时代对老子的兴趣。在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背诵完老子《道德经》之后,我转向庄子的书。我感到《庄子》比《老子》难懂,不是它所表述的思想,而是它的陈述方式。《老子》像是用大量水晶珠式的警语格言缀成的晶光闪烁的佛珠链,珠珠衔接而自成一个往复无端的哲理圆环;《庄子》却像一座瑰丽深邃、云遮雾障、让人流连忘返的迷宫。读《庄子》时,打动人的首先不是它的哲理,而是它那怪诞夸张、汪洋恣肆的审美意象。庄子的深刻思想往往在华美的言辞中突然灵光独耀,你一旦目接其辉,将终生不忘其彩。沐浴在庄子的哲理性审美观照之中,你有时不禁有凌霄腾云、飘飘欲仙的感觉。当然,肢体的短暂坐忘并非浊我的丢失,其实是人格的升华。不知其妙者或惊悚于自失而蘧然返回此岸,其实是坐失了与灵知融会的良机。
但是《庄子》并非总是文采繁富,它也有用简洁的言辞陈述高深哲理的抽象演绎。记得我初读《庄子》时,下面的一段话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我的真理标准多元互补论及相应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可以说就根源于它: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庄子·齐物论》)
这些话,用语都很简单,但是道理却不简单。“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听起来与俗话所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何其相似乃尔。但是庄子不是简单地这么认为,他有严密的论证。在关于是非、真假这种真理标准问题方面,庄子给人以彻底的不可知论者的印象,与我所谓的哲学认识方法多元论或曰真理标准多元互补论是有颇大的区别的(容后述)。庄子认为是非问题、真假问题之所以难以判断,是因为缺乏客观的、共同的认识标准。比如当时儒墨两家的争论,孰是孰非?庄子认为根本就无法判断,因为“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庄子·齐物论》)换句话说,儒墨两家各自都用自己所认为是错误的东西去批评对方所认为是正确的东西。这样以自己的是非观来判断对方的是非观,无论怎样争论都不会有令人信服的结论。你我两个人互相以自己的是非观来辩驳对方的是非观,都是主观对主观,没有客观标准。那么,找个同意你看法的第三者来当中间人作判断,是不是客观的呢?庄子认为,这仍然不是客观的。因为,他都同意你了,就和你是一样主观,怎么还会客观呢?找个同意我的观点的第三者来当中间人作判断,也是不客观的,因为他既然本来就和我的观点一致,就和我一样主观,怎么可能是客观的呢?同理,找个和你我的观点都不一致的人来当中间人作判断,也是不客观的,因为他本来就不同意我们的意见,当然会判断说我们都是错的,他只不过维护了他自己的主观看法,这怎么会是客观的呢?那么再找个和你我的意见相同的人来当中间人作判断是否就客观了呢?也不客观,因为他既然和我们的意见一致,也就和我们一样主观,怎么可能客观呢?如此看来,根本不存在决定是非对错的共同的客观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