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领受本书的编写任务至今,已经两年有余了。拖了这么久才交出书稿,实在愧对出版社和编辑先生的信任。然而,时间的迁延也带来一些意外的收获。
今天,全球传媒业正处于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之中。日新月异这个词用来形容如今传媒业的更新速度,再合适不过了。当初,接受本书编写任务时,头脑中呈现的是诸多曾经叱咤风云的报社、电视台、跨国传媒公司。两年间,传媒业中涌现的无数新锐,使当年的大批名宿黯然失色。因此,写作过程中我们不断以近两年国内外传媒领域中新出现的媒介形式和媒体新星取代已显陈旧的案例。因为作者的拖拉,微博、微信、网络视频等新媒介、新经营方式得以进入本书。这可算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意外收获。
中国的传媒运营体制正处于一场大变革之中。几年来,电影业、出版业先后实现了全行业转企;报业、广播电视业的企业化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传统的传媒运营体制,特别是所有权、经营权制度,人事和财务管理制度,如何转型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制度,是这场变革对传媒管理研究者提出的重大课题。本书最初的策划四平八稳,侧重经典理论。写作过程中,受改革大潮的推动与感染,我们着意选取了传统运营体制改革的若干典型案例加以分析,力求为这场变革贡献绵薄之力。这可算意外收获之二。
在这两年中,因为工作的关系,作者与大学生有较多、较深入的接触。接触中发现一个以往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我们研究者感兴趣的某些案例,大学生并不熟悉,也不想熟悉。他们更关心的是微博、微信、网络视频等新媒介,是《致青春》、《小时代》、《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传媒个案。本书最初选择案例时,对大学生的兴趣考虑不多。在写作中,先后加入了微信、《致青春》、搜狐、新浪等案例,并在行文中注意了大学生的兴趣点和接受特点,从而使本书作为大学教材的可读性有所提高。这可算是意外收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