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家教育部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强调:“从2008年起全国普通高校将全面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所有高校都要开设就业指导必选课或选修课,各高校需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明确列入教学计划,现阶段作为高校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经过若干年的积极探索,高校就业指导课建设取得很大成绩,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日益完善和丰富,在就业政策讲解、求职技巧运用等方面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但是,随着职业发展向两端延伸、市场需求向多元化发展、供求信息趋向快捷化的变化,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针对性显得不够突出,其教材的指导作用不够明显。第一,教学内容单一,仅限于就业政策分析、传授就业技巧,对职业规划和事业发展问题缺乏系统指导,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安排在大学三年级或四年级;第二,教育状态粗放,就业指导课一般处于临阵磨枪状态,对其重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专业化程度较低;第三,专注共性,忽略个性,在授课时多采用集中灌输式教学,缺乏针对大学生个体特点和专业特点的分类指导;第四,缺少与社会的有机结合,课程内容偏重理论讲授,缺乏实际演练,注重知识技能训练,忽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课程效果与社会所期盼的应用能力水平不相符,新兴行业对人才的新需求与传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亦缺乏有效沟通。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环境和政策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第一,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型国家的实施对毕业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之还有较大的差距,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越来越高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第二,毕业生规模持续走高与有效岗位供给数量日益减少的矛盾突出。自2003年第一批扩招的本科生毕业开始,我国高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27万。而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趋缓,社会提供的有效需求岗位明显减少。第三,就业市场的结构错位、毕业生能力与岗位需求的不匹配以及供需双方的意愿性错位导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随着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加剧,人才市场出现“纺锤形”结构性失衡,即高端的管理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供不应求,导致“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人职不匹配怪圈。第四,大学生缺乏对就业的正确认识与理性思考,对就业地区、就业行业、就业单位性质以及就业岗位的选择倾向趋同、盲从、从众特征,自我定位不清,对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缺乏清楚认识,也缺乏明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