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没有疾病,而且要心理健康,也没有疾病,做到身心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成长不仅是体魄强健,而且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健康的心理是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的先决条件,是促进自己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也是将来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条件。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到成年期的转变过程,处于人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面临着自我认识与发展的人生课题,容易产生各式各样、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部分大学生因学业、人际关系、就业、情感等因素,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个别同学甚至因心理危机威胁着自己的生命,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精神分析大师荣格说:“一切的财富和成就,都源于杰出的智慧和健康的心理。”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自身在大学期间全面健康发展。高校应进一步增强意识,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应紧紧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构建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