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代社会的大多数成人而言,职业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满足着人们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需求。物质生活方面,职业继续着它自古就被赋予的养家糊口的使命,人们通过从事职业获得各种物质资源,使自己得以安身立命。而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职业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在谋生这一层面,职业在精神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人们希望能够做自己适合的、喜欢的职业,在职业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达到自我实现,通过职业更好地增加生活的主观幸福感。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职业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功能呢?正如《礼记·中庸》所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即为职业进行规划,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十分重要的途径。从个人层面而言,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个体明确自身需求和努力方向,有的放矢地管理时间、安排事件,实现人生梦想。从组织层面而言,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组织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组织承诺水平。从社会层面而言,社会成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调配社会资源、增加就业率、更好地建构和谐社会。因此近些年,职业生涯规划成为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学者,以及普通社会大众都持续关注的一个热门主题。
大学生,在众多即将迈入职场的群体之中,是一个人数庞大而且特点鲜明的群体,由于其特殊的教育经历,他们对职业的要求有着自己的特点。物质方面,相对于其他人群,大学生群体在精力和财力上都付出了较高的教育投入,因此他们对未来职业的物质回报期望值较高;精神方面,大学生所受的多年教育使得他们在精神层面上有着较高的需求,十分看重未来职业为他们所带来的契合感和幸福感,希望借由未来职业实现人生价值。但与大学生的这些主观愿望和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不断增加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和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2009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首次突破600万人,达611万人;2010年达630万人;2011年达660万人;2012年增至680万人;2013年,这一数字达到699万人;而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却呈下降趋势,如一项针对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显示,这些单位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