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中国民营电影发展态势研究

一、历史概述与当下格局

字体:16+-

从20世纪初中国电影的起步阶段开始,中国的电影公司便一直探寻着民营之路,从较有影响力的明星公司到渐渐与之势均力敌的天一公司、联华公司,再到后来的艺华公司、新华公司,以至抗战后的昆仑、文华公司,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民营电影企业。除了这类产量较多的民营企业之外,那些产量少的民营公司或者“一片公司”就更不胜枚举了。而相对于来势汹汹的民营电影公司,官办的“国营”电影企业可以说是“寥若晨星”。中电、中制、西北、中农几个电影公司,加上华影、华北,从数量上说根本无法和民营公司相提并论。因此可以说,在1949年之前,民营公司的发展总体来说是具有极大的生存空间的。与1949年以前民营公司一边倒的状况相反的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计划经济成为时代主调,公私合营的大潮席卷而来,这使得民营电影公司顿时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气,很快绝迹;相应地,国有电影体制一统天下,所有的从业者一概被收编为国家工作人员,这样的局面持续到了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有所松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除去十年动乱时期,在新时期正式吹响改革开放号角之前,来自电影界要求有限度地打破国有体制垄断电影业的呼声,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左右摇摆,一直断断续续、高高低低地存在着。“私权”观念在电影界是如此强烈,并不会因一时的政权更迭和意识形态的高扬而自断香火。

消失了几十年的民营电影,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走向开放的环境中,慢慢重新孕育成长。最初的表现是,电影制片业开始出现了零星的民营资本投资的成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政策上还只允许国有16家电影制片厂拍摄故事片的情况下,就有非国有资本投资电影摄制了。”[1]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受乍暖还寒的整治气候之影响,民营资本对电影制片业的投资,不敢堂而皇之地出现,更多只能在幕后低调进行,图利而不敢图名。就是这样躲避在国有电影机构的羽翼之下,民营电影在国有电影体制还无法轻易被撼动的格局中,尽可能地寻找灰色地带和政策缝隙,以期争取进一步生存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