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中国民营电影发展态势研究

一、商业叙事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

字体:16+-

早期西方电影来华放映后,引起模仿热潮。当时中国电影起步期学习的东西,很明显是同一个类型。像张石川就力主追随市场主流和西方电影短片的创作类型,去拍摄以“滑稽短片”为主的具有商业类型电影特点的剧情片。郑正秋主张的,和张石川的有些不大一样。郑正秋主张拍摄表现中国本土生活并采用城市市民熟悉的多样性表现形式,要拍“正剧”。但他们两个人所在的明星影片公司,最初拍摄的影片都是张石川主张的类型电影。其中包括聘请英国演员来模仿卓别林风格拍摄的《滑稽大王游华记》,也包括现存最早的故事短片《劳工之爱情》(又名《掷果缘》)。后来电影转向故事长片,滑稽、喜剧一类的短片虽然减少,但家庭情节剧、神怪片、武侠片、侦探片,这样的类型片还是相当多。1926年,成立刚一年的“天一”影片公司一口气推出《梁祝痛史》、《义妖白蛇传》(上、下)、《珍珠塔》(上、下)、《孟姜女》、《孙行者大战金钱豹》、《唐伯虎点秋香》六部古装片,引发了古装片的摄制热潮。“天一”影片之外,“大中国”的《牛郎织女》、“大中华百合”的《美人计》、“民新”的《西厢记》、“神州”的《卖油郎独占花魁女》、“长城”的《石秀杀嫂》、以及“明星”的《车迟国唐僧斗法》等,也都有较好的类型特点与票房业绩。1928年,“明星”公司根据市面流行的向恺然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而成的《火烧红莲寺》(第一集)问世,该系列影片一发不可收,创连集之最,1928—1931年四年间拍了18集。当时,不少影片拍了连集,如《儿女英雄》拍了5集,《荒江女侠》拍了13集(友联公司),《关东大侠》13集(月明公司),《江湖二十四侠》7集(暨南公司),《火烧平阳城》6集(昌明公司)。这些武侠影片,有电影史家概括的除霸型、比武型、夺宝型、复仇型等多题材类型,技术艺术融合为视觉奇观,成功地创造出“中下流社会和一般妇人孺子”为之“眉飞色舞地惊叹”[1]的效果。早期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反映出中国电影处在不断确立它的艺术与市场地位的演进过程,它所具有的多向度拓展与艺术传统,充满活力,延及并作用、影响着后来的中国电影市场与商业类型电影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