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德国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

第一章 概论

字体:16+-

第一节 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的历史地位

一、宗教改革的历史渊源

“宗教改革”一词拉丁文的意思是“改革”。俄文、英文、德文和其他西方文字中的这个词都是从它的字根演化而来的。我们所说的宗教改革运动则专指16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在宗教政治领域里发动的那场反封建运动。

德国是宗教改革运动的策源地。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和在他的反教会号召影响下爆发的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是德国和西欧历史上雄伟壮丽的一页。恩格斯称它是一次资产阶级大革命,而且“是比英国革命更为欧洲式的革命,它成为欧洲式的革命比法国革命快得多,——在瑞士、荷兰、苏格兰、英格兰以及从某种程度上说在瑞典(早在古斯达夫·瓦萨时期)和丹麦(在这里只是在1660年通过正统专制形式)都获得了胜利”。[1]

德国之所以成为宗教改革运动的策源地,首先是它的经济高涨和资产阶级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中古西欧的“异端”运动长期发展的必然归宿。

早在14世纪,意大利北部的某些城市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到了16世纪,即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以后,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才蓬勃发展起来。然而在15世纪后期和16世纪初的一段时期,德国的经济发展一度走在欧洲的前列,德国资产阶级的社会和政治作用日益增长,从而使它成为以“宗教形式(所谓宗教改革)出现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和“出发点”。

在中古的西欧,天主教会不仅是最有势力的封建主,垄断着文化教育和意识形态,而且还有自己的行政系统、税收和法律制度,有自己的军队和监狱,俨然如国中之国,或如西方史学家所说的“教会国家”。恩格斯说得好:罗马天主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巨大的国际中心”,“它把整个封建的西欧(尽管有各种内部战争)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2]在这种情况下,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首先剥去它身上的那层神圣的外衣。所以,中古西欧的革命派往往以“异端”的形式出现,进行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