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在我国公开出版或发表的文学作品中,翻译文学(译作)与本土文学几乎是平分秋色,二分天下。有的历史时期,译作的数量甚至超过本土创作。据我的粗略统计,在20世纪一百年里,我国出版的外国文学译本单行本(含复译本)中,俄国文学译本有一万种左右,英美文学译本五六千种,法国文学译本四五千种,日本文学译本两千种,德语国家文学译本一千多种,印度文学译本约五百种。从这些主要国家和语种翻译过来的文学作品就已逾两万多种,加上译自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作品,总数可能会超过三万种。至于发表在报纸杂志上的短篇译文,则数量难以统计。季羡林先生说我国是“翻译大国”,信哉斯言!而且我国不只是“翻译大国”,也是“翻译文学大国”。特别是近代以降,在所有领域和类型的翻译中,翻译文学数量最多,文学读者几乎无人不读翻译文学。
然而,相对于晚清以来我国翻译文学的丰富实践和累累硕果,相对于翻译文学在我国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影响,我们的翻译文学研究远远无法相称。无论是史的研究还是基本理论研究,都远远落后于对中国本土文学的研究,也落后于对“外国文学”的研究。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著作与教材已接近上千种,而中国翻译文学史的著作只有近几年间出版的寥寥四五种;各类《文学概论》《文学原理》之类的著作、教材也有数百种,但都以本土文学和外国文学为基本材料,几乎不涉及作为一种独立文学类型的翻译文学;各种中文版的外国文学史类的教材专书也有上百种,但却略过“翻译”这一环节,不提“外国文学”如何转化为“翻译文学”,不提翻译家的作用和贡献;《翻译文学原理》《翻译文学概论》的系统的基础理论著作更是付之阙如。整体看来,和一般文学研究相比,翻译文学研究乃至整个翻译研究还没有走出狭隘的同人圈子,还没有融入整个时代的学术文化大潮中。这是很不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