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能力的一位君王,素以勤政节俭著称,同时依靠杨素、高颎、苏威等一批能力极强的文武大臣辅佐,推行汉化与改革政策,在严刑峻法之下辅以儒、释的教化,使得统一国家逐步稳定,经济迅速繁荣,可谓历史奇迹,史称开皇之治。
隋朝建立之后,在各项制度方面,均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革。
第一,职官制度的革新,废除北周六官,恢复魏晋旧制。从西魏时期宇文泰采用《周礼》六官建立了一整套的官僚制度起,一直延续到北周末年,根据六官制度,中央行政机构中设置6个长官,即大冢宰(天官)、大司徒(地官)、大宗伯(春官)、大司马(夏官)、大司寇(秋官)、大司空(冬官)。大司徒以下各官分掌各项重要政务,大冢宰为六官之长,总揽朝政,这一来源于理想化设计的官制,在西周时期是否曾经实施尚未可知,但在秦汉之后,中央集权日益强化,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因为位高权重,逐步变为虚衔,诸事归于台省,大冢宰的权力之大,无异于集三公于一身。因此,事实上六官制度实施也只是以特定的历史背景为基础,在西魏和北周初年,宇文泰、宇文护相继专政,才得以大权独揽,北周武帝诛杀宇文护之后,皇帝亲掌大权,大冢宰实际上已没有什么实际权力。隋文帝即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北朝六官制已经不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了,魏晋时期的省寺台府官(即三省制)也随之得到恢复。
隋朝初年改革的这套新的职官制度,据《隋书·百官志》记载:“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都水等台,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监,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侯、左右领、左右监门、左右领军等府,分司统职焉。”这套中央职官体系,继承汉魏以来的官制变化,开启唐宋以后各代的官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