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发表了大量言论,由于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复杂,所以其言论也良莠不齐、沙泥俱存。正如凯尔纳和贝尔斯所认为的那样,后现代理论和后工业社会理论都明确地把矛头指向马克思主义理论,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期间,在激进的后现代理论家之间出现了关于“后马克思主义”转向的热烈讨论。博德里拉、利奥塔、拉克劳、墨菲及其他一些人对他们自己先前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提出了怀疑,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明确的批判,他们往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看成是现代理论问题的症结所在。[1]但在左翼后马克思主义者那里,却又与上述言论态度有所不同,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至少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分析的理论予以较充分的肯定。所以要总体谈论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情况是比较复杂的。
(1)对右翼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工作是第二国际右翼所作过的工作。英国评论家诺尔曼·杰拉斯以及美国评论家艾伦·伍德曾经指出,拉克劳和墨菲系统地误读了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他们把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同后来被第二和第三国际理论家歪曲了的马克思思想混杂在一起。拉克劳和墨菲还把马克思主义当做“还原主义”“本质主义”“目的论史观”进行了批判……
他们将简单的技术决定论偷偷地塞给了马克思。他们错误地认为,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力”是“中性的”技术形式,是一种遵循既定的目的、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发展、具有独立于一切社会关系的逻辑,这样一来,工人阶级的政治组织形式就完全成了经济基础制发展的机械效应。
拉克劳和墨菲还对马克思的“无产阶级”及其历史使命观进行了批判。在他们那里,无产阶级没有了,无产阶级革命也当然没有了,无产阶级革命没有了,遑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皮之不存,毛岂存焉”?可见,拉墨的“取消论”与伯恩斯坦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论”是异曲同工的。因为伯恩斯坦的“和平长入”论,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取消论”,让工人阶级不起革命,让他们“和平长入”所谓的“社会主义”,让资本主义制度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这实际上是白日做梦。不言而喻,拉、墨主张用“多元主待”代替无产阶级,实际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