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现代诗人金素月读记
读到这首《无题》,心中不免一震,仿佛是杜甫《春望》的翻版,或是李后主《虞美人》的改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它们的意境与情结是如此相似,不过,读之仍给人以触动,一个苦难中抒情诗人的形象也油然而生、跃然纸上。
国家已经灭亡
山川依然那么青苍
一年一度的春天又来了
只有草木又披上绿装
啊!无限忧伤
难道这就是春光?!
这是韩国现代诗歌的奠基者之一,被誉为“民众诗人”的金素月的名作。生于忧患之中对一个人来说是不幸的,但对于一个诗人来说又是天地与命运的成就。用眼泪、用苦难、用国破家亡和山河破碎来成就一个诗人的美名,固然残酷了点,但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又实在是太多了。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时穷节乃现”,文学与历史就是这样奇怪和奇妙地纠结着,互相悖谬地缠绕着。
金素月(1902—1934)的原名叫金廷湜,生于朝鲜平安北道的一个农家。他的一生让人想起中国的浪漫诗人朱湘。他生于1902年,于1934年32岁时,在国仇家恨和艰难困境中服毒自尽;而朱湘是生于1904年,在1933年于忧郁困顿中自沉扬子江。他的一生比金素月还短,只度过了短短29岁的青春。这两个人的诗歌中都有纯情和忧郁的情愫,虽然风格不尽一致,但其所经历的年轻的愁苦和艰难的时世,却让人感到似曾相识。如同一对异国的同胞,一双难兄难弟。
金素月曾是一位少年天才。作为宗族长孙,又兼生性聪慧,所以从小备受家人疼爱。但他生性敏感忧郁,更兼逐渐认识到自己国家和家庭的穷困与不幸,均是源于日本侵略者的掠夺与压迫,便激起了他心中无限的悲伤和愤懑的情绪,开始用诗笔来抒写民族的悲苦和乡土之趣,使之逐渐成为朝鲜早期新诗人的一个代表。他15岁考入五山中学,在校时期即参加了“3·1”人民起义。之后,他东渡日本入东京商大学校工读,关东大地震时不得不辍学回国。归国后,他先后当过小学教员,也曾在《东亚日报》支局谋职,但不久就在困境中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