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及时行乐:音乐生态综观解读

TC音乐节十年播种路

字体:16+-

TC(Taiwan Connection)音乐节登场的时间进入倒数计时,音乐总监胡乃元在纽约的家中,影印的总谱、分谱散落各处,这样的场景十年间反复出现,俨然成为胡家年终的重要仪式,在群谱环伺下,胡乃元乐此不疲,因为等待他的是一张张渴望音乐的面孔。

2004年12月,在现任公益平台文化基金会董事长严长寿支持下,TC音乐节首度发声,此后每年年终胡乃元准时回台,带领海内外的年轻华人音乐家共同奏乐。十年来,成员的规模从弦乐四重奏扩大至弦乐团、室内乐团,演奏的曲目从室内乐扩展到贝多芬、勃拉姆斯的交响曲,但是无论乐团编制和乐曲规模怎么变,不变的是胡乃元的初衷─唤起音乐家心中热情,带给观众无限感动。

纽约是个古典音乐夜夜笙歌的国际大城,但听在胡乃元耳里,能够真正感动他的名团大团有限,因为在他心中有个完美典范。1988年他搬到纽约后,有幸在大都会歌剧院亲炙两场小克莱伯指挥的演出,一场是威尔第《奥泰罗》,另一场是理查德·施特劳斯《玫瑰骑士》,“他的指挥动作传达的不只是节拍,更多的是音乐的内容和故事”。此后,胡乃元开始反思音乐除了好听之外,如何与观众对话,“在舞台上,小克莱伯不是‘指挥’乐团,而是与乐团共创音乐传递美好事物”。

勾动胡乃元心弦的演出,不仅发生在世界一流乐团和指挥大师身上,多年前他聆听吕绍嘉带领台北市立交响乐团演出贝多芬第5号交响曲,深受启发,就算本土的乐团,在一定的化学作用下也能传递犹如维也纳爱乐般的音乐感动。

然而要将这些动人的演绎化为常态,音乐家的认识扮演关键角色,以胡乃元自身为例,20世纪90年代他开始重新审视巴赫和莫扎特的小提琴作品,阅读了大量文献,发现音符背后更多的人味,也改变了诠释手法,“把乐谱当演员的剧本来读,从人性的角度切入”。因此在TC音乐节中,胡乃元尝试以过来人的身份,在潜移默化中扭转音乐家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