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遇上英国指挥哈丁,可视为“典型”传统德国乐团与“非典型”新生代指挥的组合,两者的交会,造就出非典型的乐章。巴伐利亚现任音乐总监扬松斯享有大师声誉,69岁的他因身体状况无法负荷长途的巡回演出,乐团转而找上36岁的新生代明星哈丁出任客席指挥。乐团的演出,因指挥的调换,自然产生不同的化学效应,对照2007年首度访台由扬松斯带领的巴伐利亚,乐团“老”声音仍在,但腔调上多了“新”味。
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1949年成立, 虽然年纪尚不及柏林爱乐、莱比锡布商大厦、德累斯顿乐团或慕尼黑爱乐,却同享顶尖之位,巴伐利亚后起却能与前辈并驾齐驱,在于“重振德国古典音乐的荣耀”是建团首要使命。
因具有历史使命,创团于20世纪的巴伐利亚,并没有选择拥抱现代,相较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卡拉扬麾下努力创造“新声”的柏林爱乐,巴伐利亚却用人工孵化活化石。过去一甲子,乐团挂着“广播”旗帜,常被不知者误以为二级乐团,却无法抹灭其固守使命的功迹。
音乐会开场,贝多芬的《艾格蒙》序曲即为印证。浪潮滚滚的乐声效果,出自厚实弦乐、饱满管乐的完美搭配,乐团坚实的低音更进一步,让细腻的小提琴声犹如细丝飘浮其上,而那一口气可吹出万种风情的双簧管,一人抵万军。
当一个乐团面对眼前的总谱,能够信手拈来却令人热血沸腾,不费吹灰之力仍可达成目标时,也意味着它的高韧度。担纲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的独奏家,为德国中生代好手、46岁的特兹拉夫(Christian Tetzlaff)。在全球舞台小提琴家数量剧增的今日,光靠高超技术或是大赛的光环,并不足以为演奏者构筑一席之地,特兹拉夫在音乐表现中自制不少梗,辨识度很高。他拉琴如练功,可疾如风、轻如羽;他视谱如参考,拍子时不落在点上,制造出即兴效果。遇上这位提琴玩家,乐团虽称不上处之泰然,却也能因“人”制宜,努力成就他的“非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