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课程是学校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先后成功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组建了由14名专业教师组成的“纪录片创作课程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1551”纪录片创作人才培养模式。本课程在线开放课程被认定为重庆市高校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学生获得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大学生优秀纪录短片“最佳摄影奖”等多个重要的学科竞赛奖项,每年都会有一大批学生走上与纪录片创作领域相关的工作岗位。
本教材从开始酝酿到最后完成撰写经历了较长时间,是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课程组老师广泛涉猎前沿学术信息,悉心指导学生创作,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完成教研教改项目以及质量工程项目的过程中,精心凝练而成的教学成果。在教材撰写过程中,课程组中的11位老师组成编写委员会。课程组组长韩永青副教授负责“绪论”“理论基础篇”“实践应用篇”这三部分内容的撰写以及整本教材的统稿,课程组部分老师参与了这三部分内容的撰写,其中李天福教授参与撰写了“绪论”部分,李微副教授参与撰写了第三章第一节,李芹燕副教授参与撰写了第五章第二节,杨家兴老师参与撰写了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夏建军老师参与撰写了第六章第三节。
本教材“案例分析篇”由课程组部分老师分工完成,其中“纪录片《可爱的动物》的视听语言”“纪录片《第三极》的价值体现”由秦媛老师撰写,“纪录片《天地玄黄》的隐喻表达”“纪录片《极地》的故事讲述”由张梓涵老师撰写,“纪录片《海豚湾》的时态呈现”由陈昊楠老师撰写,“纪录片《X训练营》的文本建构”由陈怡冰老师撰写,“纪录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女性》的叙事逻辑”“纪录片《地球脉动2:岛屿》的故事构造”由曹锐老师撰写,“纪录片《德拉姆》的语言元素”“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叙事策略”由李微副教授撰写,“纪录片《归途列车》的再现表达”由夏建军老师撰写,“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Ⅰ》的文本特征”由李芹燕副教授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