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1:等等。
学生2:就是这。
学生3:这是功率。
学生4:我们必须要改变它的功率(很多人同时开始讲话)。
教育工作者:(看着投影出来的屏幕上的编程页面)好,不错,就是这儿,非常好(指编程的语言与符号)。所以,我们必须要降低两个引擎中其中一个引擎的速度,因为我们说过,一个引擎一定要比另外一个引擎快些才行。所以,我们要改变其中一个引擎的速度,就是在这个盒子这里。既然我们已经说过要改变其中一个引擎的速度,现在就得这么做。
学生5:我们应该把它放在二级上。
教育工作者:二级?好吧,那就二级。
学生6:为什么不放在四级上?
教育工作者:无所谓,先说的是二级,那就放在二级上吧。
很多学生:放在四级上,放在四级上!
教育工作者:那就放在四级上(屏幕改变了),那现在接下来呢?
学生6:弄另外一个呀,它已经是八级了。
教育工作者:好吧,它已经是八级了。二级和八级,然后是一级和四级。(停了一下——学生们在思考,在尝试指出这样做能不能行。)
学生6:啊哈,把运动的时间设成10秒,速度为二级。
教育工作者:好,那就10秒吧。这样我们就给它们10秒的时间。请记住,我们的目标是让机器人走10秒钟的时间。
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们意识到需要对机器人的速度进行调整,或者就像教育工作者转述的那样:“我们必须要降低两个引擎中其中一个引擎的速度。”从这两个引擎之间的速度可以相差多少这一角度看,对速度的调整还是有一些灵活性及余地的,只要能够让机器人动起来并运动到这个建筑物的右边即可。至于应该如何调整,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了协商,而工作人员只是按照学生协商的结果输入相应的编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