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中国的近邻,无论过去或是现在,对于汉文汉籍都有一种独特的相知之缘。日本学校的教育体制将汉文汉籍的学习置于重要位置,因此,来华学习的日本留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典籍的知识并不是一张白纸。日本学生对于汉文汉籍具有一定的了解,是教授日本学生学习中国历史文选的有利因素。但是,这一有利因素是有限的。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第一,汉语和日语的汉字虽有不少是相同的,但是有的字释义并不一致,望文生义往往会发生理解错误;第二,日本学生接触中国典籍一般是用“汉籍和训”的方法,汉籍和训作出的意译,有时与原书有歧义,学习者的理解易被和训牵着鼻子走;第三,日本汉学研究的非中国立场,使日本人对于中国古籍的理解会带有日本式的偏向。由于这些原因,日本学生即使对以前学过的古文再用汉语读解时仍然会有一定的新意。
研究中国学问的最佳途径是用中文在中文的语境下阅读中国文献,这一问题早在18世纪初已有日本人认识到了。日本汉学形成独立的学术后曾出现过不同的学派,其中有一派叫做“古文辞学派”,其创立者荻生徂徕力主以中国语直接阅读汉籍,然后才转成日语表达。荻生徂徕在他晚年写的《徂徕先生学则》中极为精辟地表述了他的学术观点,他认为日本与中国各自拥有自己的语言,而用“汉籍和训”方式阅读汉文古籍使得这种区别变得模糊,易使读者把中文所包含的内容理解成日语的内容。他举例说,读《橘颂》时,生活于长江以北地区不产橘的地方之人以枳代橘,设想其颜色味道,焉能不张冠李戴?而站在他国的立场上理解中国独有的四海皆无之物,其理与以枳代橘正相类似。所以,他主张要恢复中国典籍的“中国特色”,直接在中文的语境中用中文的方式去阅读中国典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