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学科领域,国内外关于身份认同问题的研究基本可以归纳为几类:[1]第一,国际政治学领域关于民族国家及政党身份的认同。第二,文学领域基于后殖民主义及文化研究关于文化身份的认同。第三,哲学领域关于主体和认同的研究。第四,社会学领域关于性别、种族、阶级、亚文化群体等少数群体的认同及消费认同研究。第五,人类学领域关于族裔身份的认同。第六,教育学领域关于认同的研究。但显见的是,从大众传播媒介角度进行有关身份认同的研究却不是很多,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网络新媒体等的传播与身份认同的问题研究。关于大众传播媒介与身份认同研究,技术批判学派主要探讨信息时代的网络社会与身份认同问题,文化研究学派的重点在媒介文化和身份政治认同层面。总体而言,关于媒介与身份认同的批评研究多数集中于将媒介作为身份认同的影响途径,从而探究媒介与身份认同的内在关系问题。媒介批评理论就媒介与民族身份、文化身份、政治身份、性别、族群等内在关系做出阐释。
一、媒介与民族认同
民族国家在20世纪是一个支配性的概念,尽管现代社会人们早已熟悉这样的概念并习以为常,但民族国家却是近代历史的产物,它同时也有社会建构的特性。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媒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即民族身份认同的产生与媒介有直接的联系。
(一)作为民族身份认同的语言媒介
语言的形成为早期意义上的“民族”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关键性的可能,语言在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早期人类社会受生产力水平低下等的限制,人类氏族社会在一个狭小的区域不得不供养较多的族人,为了种族的生存与繁衍,部落必须分化,于是种数不多的原始语言开始不断分化出众多的语言分支,氏族部落的分离导致了语言的分化现象。当人类的语言分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扩大以及区域性、世界性的交往的形成,人类语言逐渐又呈现出融合的趋势。[2]